| | | | | |
【镇雄天麻的鉴别】
一:外表呈椭圆形,稍扁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;
二: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,有纵向皱折细纹,习称“姜皮样”;
三: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,习称“芝麻点”;
四:一端略尖,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,习称“鹦哥嘴”,另端有圆脐状疤痕,习称“肚脐眼”。
五:松香断面,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平坦,半透明革质,白色或淡棕色,体重质结实。
六:云天麻煮出来无酸味。
天麻鉴别口诀“鹦哥嘴,凹肚脐,外有环点干姜皮,松香断面要牢记。”
【镇雄航空天麻】
“航空育种是我国一项科学实验,目的在于借助太空无菌、失重、紫外线强照射的环境和不同强度的磁场条件下,加速植物种子的基因诱变,有利于繁育种子和提高产量。”镇雄县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主任王跃国道出了这些天麻的“特殊身世”:2006年9月9日,我国首次发射了航天育种卫星“实践八号”,搭载了135克昭通乌天麻、绿天麻、黄天麻等种子珍品,在187~463千米的太空中飞行了15天,行程900多万公里,圆满完成了育种试验和机理研究后返回地面。同年11月3日,昭通市政府举行了“昭通天麻航空育种返回种子交接仪式”,把种子分批交给彝良、镇雄、大关和昭通市天麻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培育。
镇雄分到1克乌天麻航空花粉种子后,县科技局科技人员经过第一年的精心培育,在彝良、大关宣布培育失败和市课题组尚未发现萌芽的情况下,分到镇雄的这1克种子却正常萌芽生长。
2007年11月17日,收获米麻和白麻1360余个,重称达2.3公斤。昭通市课题组专家带走部分到昭通培育,其余2公斤天麻在镇雄继续进行培育试验研究。2008年11月22日,又收获天麻约20公斤。
2009年,镇雄将剩余的18公斤天麻继续进行培育试验研究,共种植104平方米天麻,开展有性繁殖试验研究100平方米,最近共收获240公斤天麻。
航空育种是一项非常繁杂的科研活动,种子天上“走”一回,仅仅是完成了太空育种第一步,随后要经过几年的地面培育、筛选和验证,最后通过审定认可的种子,才能叫“太空种子”,最快也要经过4至6年的周期,天麻太空育种更具特殊性。而昭通航空天麻种子镇雄地面培育试验研究连续3年获得成功,进展显著,为昭通航空天麻良种培育迈出了较为关键的前三步,“相信再通过几年的努力,完全有希望成功培育昭通天麻‘太空种子’,对提升昭通天麻品牌知名度和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”。